題:
西洋美術-達達主義(Dadaism)
莢莢
2005-01-10 21:45:10 UTC
西洋美術中-達達主義(Dadaism)的源起與風格
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四 答案:
2005-01-10 21:48:12 UTC
達達主義( Dadaism )1913年杜象在紐約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緊張的空氣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多種不同的影響和衝擊。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聚在瑞士中立國,創造了反戰反現代生活反藝術的作品。自稱為「達達」 ( Dada ),畫家如曼瑞( Man Ray )將釘地氈用的大頭釦黏在電熨斗底部,杜象(Duchamp ) 則將一張印有達文西的著名的「摩娜麗莎」 的印刷品,在嘴上添了兩撇鬍子。他們反對嚴肅的藝術。當他們試圖要破壞藝術的時候,反而為新藝術開新的途徑,新的可能性。

達達發生於第一次大戰期間,影響到現在活動中的每個新藝術運動,現代藝術都是達達的變奏或展開 。 達達主義( Dadaism )1913年杜象在紐約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緊張的空氣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多種不同的影響和衝擊。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聚在瑞士中立國,創造了反戰反現代生活反藝術的作品。自稱為「達達」 ( Dada ),畫家如曼瑞( Man Ray )將釘地氈用的大頭釦黏在電熨斗底部,杜象(Duchamp ) 則將一張印有達文西的著名的「摩娜麗莎」 的印刷品,在嘴上添了兩撇鬍子。他們反對嚴肅的藝術。當他們試圖要破壞藝術的時候,反而為新藝術開新的途徑,新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杜象、畢卡比亞、阿爾普。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建築師葛羅庇屋斯( Gropius )創設, 1919年在威瑪 ( Weimar )建校,後來又遷往德累斯頓( Dresden ) ,只存在了十四年,對現代生活的影響大。主要概念為「造形或形式須有助功用和機能」,好的產品是好看而好用。精神是把「美」帶進生活中每件事物用品裡,使生活加偷快。德國的包浩斯因納粹關閉,教授那基( Moholy Nagy )於1938 年將包浩斯理想帶到美國,在芝加哥設立設計學院,對設計界有極大的影響。包浩斯的教授團中,包括幾位重要畫家: 康定斯基、克利、那基和費寧格 ( Feininger ) 。





  





代表人物杜象、畢卡比亞、阿爾普。







杜象( Marcel Duchamp. 1887- )

紐約的達達運動的領導人,是達達最主要的人物,發明了「物體藝術」 的觀念。代表作,包括早期半立體派半末來派的「下樓梯的女郎」 ,以及後來的「泉」 (實際上是一個小便壺),將印有達文西的「蒙娜麗莎」 的印刷品,在嘴上添了兩撇鬍子。

畢卡比亞( picabia, 1879 - 1953 )

畢起先是印象派,後來趨向立體派,在紐約與杜象共同從事達達主義運動,傾向創作繒畫作品。

阿爾普( Hans Arp, 1888- )

法國雕刻家,最先是參加「青騎士」的活動,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紙雕的黏貼畫,在瑞士參加了達達運動,1920 年代參與超現實主義運動。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創造的抽象」,暗示植物或動物造形的浮雕。
2005-01-10 21:51:21 UTC
一次大戰中唯一繁榮的藝術流派是達達主義,他的持續時間不長,但它的影響是巨大的,可 以誇張的說,它的觀念直接間接的影響了以後的所有繪畫藝術流派。達達絕不象一些評論家 認爲的是簡單的無政府主義者和虛無主義者的狂熱之舉。它的最重要代表人物,馬歇爾·杜 尚在1913年美國紐約軍械庫畫展上的《走下樓梯的裸女裸女》與其說是成功於它的立體主義 技巧,還不如說是它的題材和畫中的猥瑣含義,因爲我們看到的不象裸女而更象樓梯。而19 16年在玻璃上創作的《新娘甚至被光棍們剝光了衣服》和1917年的《泉》使他聲名狼藉的同 時,也顯示了它的驚人創造力和預示了以後繪畫的發展方向——裝置藝術和新觀念藝術,他 爲當代藝術和後現代藝術開啓了一扇大門。在蒙娜麗莎嘴唇上加一撇小鬍子,幾乎是把傳統 藝術揶揄到了極點,也徹底的否定了經典,其實對傳統的背叛歷來是創造的先聲。另一位達 達先驅是畢卡比亞他早年從事立體主義,後與杜尚一同參加美國軍械庫畫展,以《嘲弄的機 器》組畫聞名,他同杜尚風格十分相近,作品中對現代人的描繪揶揄到了極至,而愛情亦被 激烈嘲弄。達達主義發起者阿爾普稱他爲藝術界的哥倫布,可見其創作新意和大膽探索精神。 達達主義追求的隨意和即興爲超現實主義的誕生作了鋪墊。



達達主義是二十世紀初在歐洲産生的一種資產階級的文藝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它首先産生在瑞士。1915年秋委,幾個流亡在瑞士蘇黎世的文學青年,包括羅馬尼亞人特裏斯唐·查拉、法國人漢斯·阿爾普以及另外兩個德國人,他們在伏爾泰酒店組織了一個名收"達達"的文學團體;1919年,又在法國的巴黎組織了"達達"集團,從而形成了達達主義流派。

達達主義,語源于法語"達達"(dada),這是他們偶然在詞典中找到的一個詞語,意爲空靈、糊塗、無所謂;法文原意爲"木馬"。它採取了嬰兒最初的發音爲名,表示嬰兒呀呀學語期間,對周圍事物的純生理反應。宣稱作家的文藝創作,也應象嬰兒學語那樣,排隊思想的干擾,只表現官能感觸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擬的《宣言》中,曾爲"達達"下了這樣的定義:"自由:達達、達達'達達,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東西和不合邏輯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活。"有人還作過進一步的解釋:"達達,即什麽也感覺不到,什麽也不是,是虛無,是鳥有。"

達達主義者對一切事物採取虛無主義的態度,他們常常用帕斯卡爾的一句名言來表白自己:"我甚至不願知道在我以前還有別的人。"查拉在回顧達達主義運動時說:"目的在於設法證明這各種情況下,詩歌是一種活的力量,文字無非是詩歌的偶然的、絲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託;無非是詩歌這種自然性事物的表達方式,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我們只好叫它爲達達。"

達達主義者的行動準則是破壞一切。他們宣稱:藝術傷口應象炮彈一樣,將人打死之後,還得焚屍、銷魂滅迹才好;人類不應該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們主張否定一切,破壞一切,打倒一切。因此,達達主義是虛無主義在文學上的具體表現。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某些青年的苦悶心理和空虛的精神狀態。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達達團體後,巴黎就成了這一流派活動的基地,文藝雜誌《文學》則達了達達主義者的喉舌。參加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東、阿拉貢、蘇波、艾呂雅、皮卡比亞等。達達主義雖然曾一度引起人們的注意,但終因精神空虛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學生擡著象徵"達達"的紙人,把它扔進塞納河"淹死",以表示對達達主義的憎恨。1923年,達達主義流派的成員舉行最後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潰,它的許多成員隨即轉向,參加到現實主義作家的行列。
?
2005-01-10 21:48:37 UTC
達達主義指一次大戰期間在蘇黎世、紐約、科隆、巴黎等城市興起的一種虛無主義傾向的文學藝術運動。對大戰的恐懼和反感,起而追求虛無的態度,對現代社會作極度的嘲諷。藝術家並沒有一定的風格手法,或抽象、或拼貼、或用現成品(Ready-mades),各自選擇獨特的表現形式進行創作。



  達達主義基本上就是強調「非邏輯的無意義」的概念,反對人類有理性的自欺。達達的命名,是在大家都認為不具任何意義的認知下,用拆信刀隨意的插入字典翻開的頁次裡找到的一個字。dada原本指的是幼兒所稱的「木馬」的發聲詞,意含幼稚、諷刺以及「無意義」的意思。



  因為達達主義的反理性邏輯理念,造成了當時年輕人用來反對戰爭、反資產主義的藉口,也因為反理性,也跟著反美學。他們極力想要打破傳統的藝術既定型式,也因為反對了一切傳統思想,使得達達主義陷入一種生存的迷失,造成人們對生命的恐懼與無奈,也對一切事物都保持著「虛無、荒謬、無意義」的態度,在藝術上就形成反權威、反偶像,具有破壞性的、諷刺的和惡作劇式的表達方式的作品。



代表人物



杜象(Marcel Duchamp,1887~1968),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鏟子、腳踏車輪胎、瓶架、印刷品等加以組合,提出現成品(Ready-mades)的觀念,其代表作品有如:<泉>。



畢卡比亞(Picabia,Francis 1879-1953),生於法國巴黎,早年上過藝術及裝飾學校,也追隨過畢莎羅學畫畫,並且以仿西斯里的點苗式印象派作品畫畫,因此在當時小有名氣。1910年後,認識杜象兄弟,開始轉向立體主義,1911年創「黃金分割團體」。



史維塔斯(Schwitters,Kurt 1887-1948),生於德國,在1918年創作了他生平的第一件拼貼畫,從此風格確立,擅長以拼貼手法來表現他的藝術創作。史維塔斯是達達主義的主將,生前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青睞,但他的拼貼作品卻是日後「集合藝術」的啟蒙者。



歐本漢(Oppenheim,Meret 1913-1985),生於柏林,他參加過許多的超現實主義展覽,但所作出的作品甚多「現成物」的改裝,有一股強烈的諷刺和對傳統的挑戰意念,所以背後人歸類到達達主義。其代表作:<包皮毛的杯子>



曼。雷(Ray,Man 1890-1977),生於美國,早年在紐約學過繪畫,也受立體主義的影響,1915年認識杜象,開始投入達達主義的運動。他不但是個繪畫以及雕刻家,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攝影以及實驗電影。作品有:<禮物>。



浩斯曼(Hausmann,Raoul 1886-1971),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21歲時開始以畫插畫以及藝術評論為業。參與達達主義運動之後,成為達達主義的詮釋者和理論工程師。主要作品有:<我們時代的精神>
2005-01-10 21:48:34 UTC
達達主義( Dadaism )1913年杜象在紐約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緊張的空氣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多種不同的影響和衝擊。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聚在瑞士中立國,創造了反戰反現代生活反藝術的作品。自稱為「達達」 ( Dada ),畫家如曼瑞( Man Ray )將釘地氈用的大頭釦黏在電熨斗底部,杜象(Duchamp ) 則將一張印有達文西的著名的「摩娜麗莎」 的印刷品,在嘴上添了兩撇鬍子。他們反對嚴肅的藝術。當他們試圖要破壞藝術的時候,反而為新藝術開新的途徑,新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杜象、畢卡比亞、阿爾普。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